close

00_20191122_095842_333

每到年末的11月份,我通常會安排一趟沖繩渡假放鬆之旅,原因無它,因為這時不是琉球的觀光熱季,也不用擔心颱風擾亂行程。但千算萬算不如天算,居然都快11月底了還遇到了颱風,有沒有搞錯啊!不得已,出發前一晚趕忙在線上保了一張旅遊不便險。

這次在沖繩租車沒選擇OTS,而是採用了在熊本自由行時的租車公司「SKY RENT A CAR」,因為租用的人比較少,在櫃台很快就完成了租借手續,拿到車後立馬前往預定的目的地「識名園」。前一晚下了一場大雨還有點擔心,還好這天一早只是陰陰的,還不致影響遊興。

在沖繩當地所見的各式建築規模以我們的華人的觀點而言,其實感覺都是小小的,首里城小小的,波上宮小小的。不意外,識名園也感覺小小的。也因為一直以來的印象,加上識名園入內需要門票,所以它從沒放入我走訪的名單中。但這次因為出遊前夕發生了火燒首里城正殿的意外,「連火燒首里城這麼離譜的事都發生了,不找個機會去識名園看一眼怎麼行!」閃過這樣一個念頭,所以這趟沖繩行第一個行程就是走訪識名園了。

shikinaenmap_333

識名園是琉球國皇室尚氏做為療養休閒和接待中國冊封使之用的離宮,也是當時琉球王國佔地最大的離宮,因位於首里城之南,因此也稱為「南苑」,落成於西元1799年。二戰時園内設施遭到破壞,美軍將沖繩管理權移交日本後,1975年開始動工重建,於1995年完成重建。2000年指定為日本特別名勝,同年12月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佔地約4萬2千平方公尺的識名園是以心字池為主軸設計的迴遊式庭園,「迴遊式庭園」是日本幕末大名們偏愛的日式造園風格,但向來與中國很有淵源的琉球,此處做為天朝冊封使暫居琉球時的接待所,園中唐風的六角堂及池中以琉球特有的石灰岩製作的拱橋等,處處充滿了中國風情的巧思,也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可以說是琉球獨有的漢和融合風庭園。

02_20191122_093936_333
▲識名園售票處位在入口旁。

01_20191122_093833_333
▲附設免費停車場。

據說識名園的造園巧趣是,讓遊園者漫步在心字池的四周時,能在四季如夏的琉球感受到季節更迭之美。園裡隨著季節的變化,展現不同的風情。春季園裡東邊的梅林盛開,四周洋溢著陣陣梅花香;夏天中島和泉水旁繁茂的藤花,涼風拂過時,花瓣輕顫如水落;秋天可以看到池畔的桔梗盛開。配合四季巧妙的搭配,使得每逢花季吸引賞花人潮。聽起來是不是很棒!

因為剛下過一場雨,咕咾石(有一稱為硓咕石)鋪成的路面會異常的滑溜(之前我已經在末吉公園吃過一次苦頭了),園方因此臨時封閉部份區域不讓遊客進入避免危險。也或許這時不是花季,在園裡我也沒看到上述那種繁花盛開的美景。入園後,首先會經過隨從及侍衛等人居住的「番屋」,轉個彎就看到識名園的正門,是一座配有屋頂的大門,聽說在當時有地位的人才准許興建這樣的屋門,僅用於琉球王朝的王公貴族和中國冊封使節出入。正門本來建有道路連接首里城,但現時園外至首里城的路僅殘餘金城町的一段。

03_IMG_20191122_094708_333
位於通用門與正門之間築有一座民居形式的房子,是隨從及侍衛等人居住的「番屋」。

04_IMG_20191122_095006_333
▲「正門」僅為琉球王朝的王公貴族和中國冊封使節進出之用。

05_20191122_095040_333
▲延著石疊路「真珠道」即可通往池塘。

06_20191122_095514_333
▲「育德泉」湧滾清洌之水,是識名園池塘的水源之一。井口上方並立著1800年及1838年冊封使所題之「育德泉碑」及「甘醴延年碑」石碑。

07_20191122_095535_333

08_20191122_102503_333
▲「舟揚場」,作為池上船隻停泊之處。

09_IMG_20191122_095826_333

10_IMG_20191122_095821_333

沿著步道來到了御殿,御殿是紅色磚瓦屋頂的木造建築,這種建築風格在當時是只有上流階級才可以採用。御殿內有迎接中國冊封使時所用的一番座房等共15個房間,入內參觀須脫鞋。不過設想若我是當年天朝派來的冊封使,住在這御殿時,心裡應該覺得北京隨便一處王府都比這裡豪華百倍吧!

11_IMG_20191122_095917_333
▲「御殿」總面積約有159坪,設有為迎接冊封使而用的一番座,以及二番座、三番座、廚房、飯廳等,共有十五個房間。

12_20191122_100303_333

13_IMG_20191122_100229_333

14_20191122_101359_333

15_20191122_101237_333
▲「台所」。

16_20191122_101707_333
▲赤瓦屋頂的木造建築為當時上流階級人士才可以採用的建造形式。

17_20191122_100645_333
▲「一番座」。

18_20191122_100522_333
▲由一番座望出去的景色相當雅緻。

19_20191122_100109_333

不過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在西南方園内的最高點–勸耕台。上面樹立著由尚育王的冊封使林鴻年於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所題的「勸耕台碑」,台上立有一座名為八角堂的涼亭。眾所週知,琉球本島是個南北狹長的地形,境內最高的山不過400多米,中南部的丘陵地最高也僅有100多米高,只要爬上高地放眼望去幾乎都可以看到海,讓人感覺沖繩就是個小島。而從勸耕台這裡遠眺,不但可飽覽識名園全景,向南方望去能看到一大片廣闊的陸地,卻看不到大海,讓冊封使們會產生一種琉球是土地富饒且幅員遼闊的大國的錯覺。琉球王國對天朝的高官使節用心良苦可見一般啊!

20_20191122_103025_333
▲「勸耕台」。

21_IMG_20191122_103050_333

早上的時間識名園裡人潮不多,或者說根本沒什麼人潮吧!雖然園區不大,若不是因為颱風攪局以致天候不佳,這裡有著日式庭園的雅緻及清爽的氛圍,漫步其中欣賞著湖面上六角亭與石橋錯落的園林景致,倒也能享受片刻無人打擾的皇居寧靜優閒時光。

沖繩 識名園 [ 官網 ]

MAPCODE:331 311 21*67
地址:〒902-0072 沖縄県那覇市真地421−7
電話:098-855-5936
營業時間:4月1日~9月30日  09:00 ~ 18:00(最後入場17:30)
10月1日~3月31日  09:00 ~ 17:30(最後入場17:00)
休園時間:星期三 (週三若逢日本國定假日或者「慰靈之日」(6月23日)時,則隔日順延休息)

門票大人400円/兒童(中學生以下)200円/就學前孩童免費



更多相關文章:
沖繩 首里城 探訪琉球王國的榮華史蹟
沖繩 隱身在都市叢林裡的 琉球八社 末吉宮
沖繩琉球文化王國玉泉洞 沖繩最大鐘乳石洞 體驗傳統文化
沖繩 波上宮 琉球八社之首 佇立在崖上的神社
沖繩 榮町市場 玉玲瓏餃子店 昭和時代懷舊風的在地人市場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rosely 的頭像
    Linrosely

    林老獅冽 Linrosely 的部落格

    Linrose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